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经过三年努力,经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验收考核中,河北省验收组初评为103.75分(有附加分10分,总分110分)。2015年10月12日,河北省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审验收会在石家庄市河北翠屏山宾馆举行,国家验收组专家经过严格评审,我校以98.2分(合格85分)通过最终验收,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机构,是社会中资源占有和能源消耗大户,带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为切实提高其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及全社会节能工作,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按照国务院的整体部署,第一批879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已于2014年3月完成。2014年6月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全国第二批1258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自2014年7月起,我校积极响应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号召,紧密结合学校节能工作实际,正式申报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期间,学校秉承“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引领”的创建理念,严格落实“先进性、典型性、时效性、持续性”的创建要求,采用“提前培训、及时部署、成立组织、持续推进、现场指导、参观学习”等方式,按照“申报、创建、自评”等环节扎实有效地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自身特色和优势出发,着力建立内在的长效驱动机制,从统一思想、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加大支持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成立了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由后勤主管节能工作副处长牵头,后勤计划能源部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后勤各部门资料员、查表员的通力配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能耗管理责任制,加强日常能源消耗管理和指标核算,并围绕创建标准,逐条逐项分析、判断、落实各项创建条款,历时5个月,创建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二、开展广泛宣传 全面强化节能意识
我校作为全省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是秦皇岛市推荐参评的唯一省属高校。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在秦皇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为主线,以节约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加大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节能技改项目。
我校通过条幅、宣传画、宣传栏(板)、能源管理网站、开展环保辩论赛、举办节能环保晚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及时传达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我校陆续制作节电提醒标识、节约用水标识、空调控温标识、电脑及打印机下班关闭电源提醒标签等共计800余份。在校内积极推广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对能源资源管理和运行人员,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节能岗位培训,和2次以上的节能知识讲座,实现节能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的经常化、系统化。
每年组织学生开展节水、节电宣传,全面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动低碳出行,倡议师生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各学院组建节能环保小分队并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活动,在学生公寓开展“熄灯一小时”体验宣传,聘用学生信息反馈员检查用水、用电设备并及时报修,后勤维修部门加强维修管理,杜绝常明灯、长流水,以绿色低碳的行为方式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加强食堂学生管理,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号召师生按需取食,努力减少浪费;食堂餐厅内张贴节约粮食、文明就餐提醒标识,营造节约用餐的氛围。此外,要求食堂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大可循环餐具的使用率。
三、加强理论指导 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制定长远规划。学校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2012年制定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实施方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节能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中,以方案为引领推动节能改造项目立项和实施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同时,后勤部门制定了《节约型校园建设暂行办法》、《节能降耗实施细则》,完善了能耗计量系统,建立了能耗数据管理体系,定期查抄水电表,即时分析能耗情况并采取相应节能措施。
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为提高能效水平,在与节能管理先进单位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学校确定了能耗标杆,制定了整改方案,组织开展对标实践,并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使学校能耗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通过对标评估,确定了持续改进工作方案。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对节能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节能理论研究。国家《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后,后勤主管节能工作人员及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积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及时总结节能管理经验,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节能规划和制度制定中,并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四、整合学校资源 大力实施节能改造
改造照明系统。从2013年起,学校共投入49万元,分步实施了办公区域、教室、路灯等处照明节能改造,全面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院内路灯照明均安装了智能时间控制器,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和光线明暗,自动进行灯光关闭调整;校园景观点安装太阳能灯,楼宇景观灯除重大节日点亮外,平常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改造,节电率达到15%以上。
改造用水系统。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巡查,将传统水龙头改造成节水型水龙头;安装自动喷灌设施进行绿化灌溉。学校收购燕大里仁学院后,投资130万元对原欧美东区进行了供水管线全面改造;2014年底,我校对浴池进行了改造,新增一卡通智能喷淋系统,改造洗浴点位200个,总投资230万元,实现月均节水300余吨。完成曦园水池防水改造工程,减少了池底渗漏。
改造楼宇外墙及外窗。2014年度我校共投资172万元对三个校区的老旧楼宇外墙进行了保温改造,对部分实验楼进行了塑钢窗改造,减少了冬季热量消耗。
老旧锅炉淘汰实现热力并网。秦皇岛校区投资1900余万元取消了燃煤锅炉,实现热力并网,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推进公务车改革。2014年我校积极推进公务车改革,取消公务车20余辆,实行外包责任制。实现年度节约柴油3600升,汽油4200升。
积极开展新能源利用。三个校区安装太阳能设备450㎡,每天可调配学生洗澡用水(调配水温40℃)70余吨;通过多方面调查、咨询,安装蓄热式节能型电锅炉,并利用峰谷电价减少电费开支;开发区校区浴池尝试安装空气源热源泵辅助加热系统。
开展合同能源管理。2011年10月,学校在冬季供暖中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秦皇岛校区、昌黎校区安装节能温度控制点80个,通过实行温度调节和寒假温度控制,至2016-2017年供暖期结束,累计节约9641.77吨标准煤。
五、成效明显 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通过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在创建过程中认真对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通过工作部署、方案制定、贯彻落实等环节,对创建工作逐项严格把关,整理出共计12万字的文字资料和150张图片资料。
评审验收期间,国家验收组专家按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并从能源资源消耗指标、节能管理制度实施、建筑及系统节能、节约用水、绿色消费、附加评价等六个方面对我校创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最终以98.2分通过验收,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节能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节能减排工作永远在路上。全校师生应当统一思想,增强节约意识,践行节能减排,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而努力!
相关图片: